想当年,还是有这实力的。我是北京考生,在当年海淀区统一的“一摸”、“二摸”、“三摸”中,我的总分一直是前三名。
但作为一个内向文艺女青年+悲观主义者,我在上考场前一刻,一直抓马地相信:我恐怕会发挥失常吧?
后来事实证明,“奇迹”或“厄运”都没有发生。
后来,我以北京市文科总分第四、文科综合卷第一的成绩,被我的第一志愿录取。只能说在正常水准线上,稍稍偏离了一点点。
中途还是一波三折的:最大的波折,稍后再讲。单就高考现场来说,第一天下午的数学和第二天上午的英语,最容易情绪波动。高考前一夜,考生大概率会失眠——我也不例外。但考第一科语文时,精力还处在“疲惫与紧绷”的临界点,反而会比较兴奋,大体能撑下来。到了下午,体力和精神开始轮番不济,最容易大脑放空。
可怕的事情,真的在我身上发生了:考数学时,我的脑子整整空了5分钟。甚至有一刻想:“不考了,明年复读吧!”
对一个平时数学在140分往上的人来说,这有多可怕?没经历过的根本不懂。
这时候最实用的,就是听着蝉鸣,闭上眼睛,深呼吸。甚至在心里默念:“西瓜呀西瓜,辛苦了一年,不带这样放弃的!(你肯定不叫西瓜,替换上自己的名字,要叫全名^_^)”然后强迫自己聚焦在卷子上,“置之死地而后生”,能做一题是一题。然后你发现,卷子上的题全认识了。后来我数学考了138,算是险胜。
说的不错赞一下!()